首页 >  商业 > 内容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有序推进让利规模或达500亿元

时间:2023-07-26 08:05来源:中国网阅读量:5132   

距离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已超半个月,《证券日报》记者就业内费率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和采访。目前,部分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率先宣布旗下部分产品降费,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也正积极推进相关准备工作。

费率改革有序开展

倒逼基金公司跳出舒适区

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27万亿元,基金管理人总体有较好的盈利基础,行业已初步具备改革完善收费机制的条件。

7月8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头部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自7月10日起调低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同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业机构合理调降基金费率”。

其他公募基金公司也陆续跟进。7月17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基金公司宣布旗下部分产品降费。7月22日,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关于调低旗下部分基金费率的公告。

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将降费相关工作“提上日程”,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兴业基金正积极与各基金托管人沟通,在取得托管人一致同意后,将发布公告正式实施降费,基金运营等相关部门也将确保在新费率生效前做好衔接准备工作。”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德邦基金”)相关人士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德邦基金各相关部门已着手准备,争取尽快落实相关工作目标。”

此外,还有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正根据监管安排积极开展降费相关各项准备工作,计划于8月份公布方案。

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相对较高、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较大,根据费率改革工作相关安排,先行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具体来看,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动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有利于助力权益类基金发展,推动行业实现“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也有利于吸引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部分基金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减收。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江刘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降费对依赖较高费率产品的基金公司来说冲击较大,此类公司需要寻找应对策略,以适应新的费率环境。

据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测算,按管理费率高于1.2%的主动权益型基金计,此轮降费影响的基金规模约为4.5万亿元。如果按管理费率统一降至1.2%计算,行业管理费收入下降135亿元,占2022年全行业管理费收入的比重为9.3%。

多数受访机构认为,虽然降费或给行业带来短期“阵痛”,但也在倒逼基金公司跳出舒适区。

上海地区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认为:“基金公司要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并形成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与特色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

“基金公司应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降低管理成本、加强产品创新、提供增值服务、拓展销售渠道、扩大规模等途径来创收。”江刘玮建议,应根据基金公司的资源禀赋、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来调整具体策略。

积极探索共赢模式

有公司转战投顾业务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费率改革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除了降费让利外,浮动费率也是重要方向。近日,证监会正式接收11只浮动费率产品募集申请,包括与基金规模挂钩、与基金业绩挂钩两类。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加入探索实践的队伍,且已有相关产品的募集申请被接收。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浮动利率能够从利益机制上将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绑定,当持有人获得较高收益时收取较高管理费,反之则少收管理费。”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夏基金将坚持创新,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在费率改革的背景下,浮动费率产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江刘玮认为,浮动费率产品可提供更灵活的费率结构,使投资者能根据基金的实际表现来支付相应费用。此类机制能激励基金经理在追求更好业绩的同时,也让投资者感到更加公平和合理。

不过,有业内人士预计,全面降费下,权益产品占比较高的中小型公司或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已提出计划,多措并举对冲短期“降费”影响。兴银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长期来看,基金公司可通过业绩规模正向循环或适度降低管理成本的方式来对冲影响。”

德邦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固收产品线、拓展专户业务等,优化公司整体管理费收入结构,提升收入弹性;同时,积极探索浮动费率的基金产品等。”

另有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将目光聚焦至基金投顾业务上。北京地区某中小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正在申请投顾牌照。”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优化业务模式、强化成本管控、降本增效,也是极为有效的手段。

规模效应将更明显

提升业绩是关键

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费率改革持续进行,渠道、托管机构等相关方收入亦面临下降压力。

据悉,本次改革遵循稳妥推进的原则,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逐步调降主动权益类基金各类费率水平,包括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等。

“由于商业银行营收结构更为多元,受影响的费率主要为基金销售费用、尾佣及托管费;券商受影响的费率则包括基金销售费用、交易佣金等;反观第三方平台,由于收入结构较为单一、业务以基金代销为主,此次费率调整带来的压力可能更大。未来,以互联网为主要基金销售渠道的第三方平台,或将业务重点转向基金投顾等服务类。”前述上海地区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分析称,经过此次降费,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效应将更为明显。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费率调降幅度并非完全一致,议价权越高的机构,费率调整的幅度越小。

江刘玮则认为:“此后,基金公司与代销渠道之间的合作可能需要在产品选择、推广策略、合作模式、增值服务等多方面做出调整。”

据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测算,就公募基金整体产业链收入分配而言,降费降佣或合计让利投资者500亿元,占公募产业链收入16%。

降费意味着让利投资者,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理财成本。不过,当前主要是在产品设计环节上让利,刘亦千认为,如何从收益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仍是摆在各大资管机构面前的重要任务。

有着8年投资经验的常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种基金收费模式没有绝对的好坏,重要的是基金公司应力争持续提高费后产品业绩,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和长期持有业绩。”上海投资者王先生则认为:“费率只是影响投资者收益的一个因素,未来希望基金公司可以优化投资组合配置和选取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在德邦基金相关负责人看来,基金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费后收益。相较于降低运营费用,更重要的是提升投研能力,以专业实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投资回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