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其持续发展和创新一直是全国两会代表们讨论的关键议题。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作为汽车行业发展中新引擎——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热议话题,代表们从补能设施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氢能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车网互动建设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激增,与之配套的补能体系也在加速建设中。
然而,新能源汽车“补电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全国公共充电桩呈现出的特点有城区数量上不充足、分布不均匀,例如,小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充电桩数量不充足,导致车主“无桩可充电”。
基于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建议,完善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大保障性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力度,结合既有居住区的改造,推动充电设施“整体加装”,健全换电市场和双向交叉市场机制建设等。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马永平则建议,优化农村充电网络布局,将集中式充电场站建设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物流基地及旅游重点村等延伸。同时,加快农村干线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的充电设施建设。
而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在换电站方面提出了建议。
他提出,要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高低压箱变、土地及建设审批的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国家市场管理规范体系内。进一步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对换电车型公告法规进行优化,建立换电车型专属的公告认证体系,形成车电分离下的车与电池的分开认证。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其对电力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在充电高峰期,可能对电网造成较大压力,这需要电网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来应对需求的波动。另外,随着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特点的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为维持系统实时平衡,电网面临大量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为了变负担为资源,一箭双雕解决交通和能源领域存在的两大难题,可以抓住车网互动的本质,研究探索电池与电网双向融合互动(B2G,BatterytoGrid)。????????????????????????????????????????????????????????????????????????????????????????????????????????????????????????????????????????????????????????????????????????????????????????????????????????????????????????????????????????????????????????????????????????????????????????????????????????????????????????????????????????????????????????????????????????????????????????????????????????????????????????????????????????????????????????????????????????????????????????????????????????????????????????????????????????????????????????????????????????????????????????????????????????????????????????????????????????????????????????????????????????????????????????????????????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二是推动车网互动顶层设计,构建成熟商业模式,统一相关标准,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则针对车网互动技术及标准不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不成熟、规模示范效应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技术及标准体系、健全电价及电力交易机制、加大示范应用等建议。
聚焦氢能与动力电池回收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加持下,氢能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了本届两会的关键热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新兴能源再次被提及。据了解,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日益成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重要选项,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其燃烧后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然而,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氢能尚未实质纳入能源体系、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碳减排方法学体系未成型等问题,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龙从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二是拓宽场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引领,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四是开放共赢,构建氢能减碳交易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廖明宏则建议:一是制定国家层面的氢能安全生产管理政策;二是加快成立政府引导的科创基金;三是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五是出台制氢、用氢的相关鼓励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龙从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二是拓宽场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引领,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四是开放共赢,构建氢能减碳交易体系。
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年的蓬勃发展,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潮不可避免。
在全国政协委员、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里达工厂厂长张涛看来,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效率,也可以降低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更会实现锂、镍、钴等稀缺金属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保价值,也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对此,张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改进动力电池设计,实现标准化、易拆解、易回收;二是加大先进技术研发力度,推广安全环保高效的回收利用技术;三是创新回收利用商业模式,规范回收渠道和完善回收网络;四是完善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钳工首席技师刘辉则表示,应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明确企业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统一的回收渠道和管理平台,确保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处理。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电池的二次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建议,要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