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以“涌现Emergence”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在广州小鹏科技园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小鹏汽车围绕“物理AI”发布了四项重要应用,包括小鹏第二代VLA、小鹏Robotaxi、全新一代IRON,以及汇天两套飞行体系,勾勒出物理AI未来出行的清晰图景,并且这四项AI应用已有明确的量产计划。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正式宣布,小鹏汽车的定位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全新定位,小鹏汽车转向“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
“2025小鹏科技日”是小鹏汽车举办的第七届科技日,也是小鹏汽车从“未来出行探索者”转向“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的关键一年。
在何小鹏看来,当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将催生“物理AI”。物理AI浪潮即将到来,小鹏汽车已做好了迎潮而上的准备。基于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小鹏构建了全栈自研的物理AI体系,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这一体系的构建,将为小鹏汽车在AI汽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具身智能载体上的落地提供技术底座。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小鹏汽车将扎根物理AI领域,并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加速成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小鹏第二代VLA重磅发布,探索全新物理模型范式
本次科技日,小鹏汽车正式推出第二代VLA,创新性地去掉了“语言转译”环节,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探索全新物理模型范式。该模型是小鹏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可跨域驱动汽车、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
基于第二代VLA,小鹏汽车即将发布「小路NGP」功能,显著提升复杂小路与混行环境下的智驾表现。令人惊喜的是,在测试过程中,小鹏第二代VLA智能涌现出全新能力,如可识别交警手势、可提前应对红绿灯通行等。此外,小鹏汽车还行业首发「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SuperLCC+人机共驾,不依赖导航全球范围均可开启,在漫游的过程中轻转方向盘,车辆即可协同完成变道和转向。
2025年12月底,小鹏汽车将邀请先锋用户共创体验第二代VLA,2026年第一季度将面向小鹏Ultra车型全量推送第二代VLA。“为了加速物理AI的全球化应用与生态共建,小鹏第二代VLA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在活动现场,何小鹏宣布大众成为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同时,小鹏图灵AI芯片已获得大众定点。
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三大领域全新产品齐发
在此次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对外展示了一幅清晰的物理AI未来出行版图: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三大具身智能产品。小鹏汽车将在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同时还将启动Robotaxi试运营。
为了让更多用户享受到更便捷的出行体验,小鹏Robotaxi将开放SDK,与全球伙伴共建Robotaxi生态。何小鹏宣布,“高德将成为小鹏Robotaxi的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未来双方将共同面向全球提供Robotaxi服务。”
发布会现场,小鹏全新一代IRON惊艳亮相。小鹏全新一代IRON的设计理念是“由内而生”,它拥有仿人的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可支持不同身材体型定制。全身拥有82个自由度,动作自然流畅、灵活自如,可实现如“猫步行走”的高难度拟人动作;「谐波关节」拥有1:1人手尺寸,且手有22个自由度。同时,全新一代IRON还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实现极致轻量化、超高能量密度与极致安全。
在商业化计划层面,小鹏全新一代IRON将优先进入商业的场景提供服务如导览、导购、导巡。何小鹏表示:“为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小鹏IRON将开放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
在具身智能的“空域”延伸上,小鹏汇天正构建起低空出行的两套飞行体系,分别是面向个人低空飞行的陆地航母和面向多人低空高效出行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此次科技日正式公开亮相的「A868」采用全倾转构型,在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基础上,采用自研航空级混电内核,提供持续充足的能源供给,预计将实现500km长航程,最高航速预计可达360公里/小时,6人座舱设计精准契合商务出行需求。目前,「A868」正式进入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汇天的另一款产品陆地航母已正式进入量产前夜,目前全球订单累计突破7,000台。
随着飞行汽车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低空出行场景正不断拓展,更多人或将在不远的将来亲身体验这一全新出行方式。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